看牛吃草也很有趣,一看到牛吃草,我就会想到一个问题:“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草是怎么变成奶的?这一直是我想解决的一个问题。 我家大黄牛的食性特别强,肚子吃得鼓鼓的,像吹起来的大皮球了,可看到嫩嫩的草叶,它还想吃,我不让它吃了,把它拴到一棵大树下,让它卧地休息。过了一些时间,我看见牛的嘴巴还在不停的嚼动,我想,它在吃什么东西?难道嘴里的草还没吃完? 我回家吃过午饭后赶紧来看它,怕它跑到人家的地里去糟蹋庄稼,牛还在,仍在嚼着,我很好奇,大树周围光秃秃的,一根草也没有,它怎么能吃到草呢?是从哪里吃到草的?我在旁边观察了好长一段时间,决定弄个水落石出。我看见它嚼过一段时间后,会停下来,然后将嚼细的草咽下肚去,过几十秒钟又从食道回到嘴里,再嚼……反复这样的动作。 我还弄不懂牛的这种现象叫什么?就去问叔叔:“牛为什么会这样的吃草?”叔叔说:“这是反刍现象,反刍动物有两个胃,先把食物吃进第一个胃里,等休息的时候再从第一个胃里回到嘴里慢慢地咀嚼,然后咽到第二个胃里,进行消化吸收。”我还是一知半解,后来,我上网看书查了资料,了解到了关于反刍动物的很多知识: 原来反刍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反刍动物就是有反刍现象的动物,通常是一些草食动物,因为植物的纤维是比较难消化的。 反刍动物属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如骆驼、鹿、长颈鹿、羊驼、羚羊、牛、羊等。由于这类动物都具有复杂的反刍胃,能反刍食物,故称反刍动物。 反刍动物的消化分两个阶段:首先咀嚼原料吞入胃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反刍再次咀嚼。反刍动物在解剖学的共同特征是均为偶蹄类。 反刍动物的胃分为四个胃室,分别为瘤胃、网胃、重瓣胃和皱胃。叔叔说反刍动物有两个胃,也错了。前两个胃室(瘤胃和网胃)将食物和胆汁混合,特别是使用共生细菌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然后食物反刍,经缓慢咀嚼以充分混合,进一步分解纤维。然后重新吞咽,经过瘤胃到重瓣胃,进行脱水。然后送到皱胃。最后送入小肠进行吸收。 我知道了反刍动物要将难消化的纤维植物经多次消化转变成营养,有利于的吸收长身体。以后,还要进一步研究反刍动物的营养科学,研究草食动物的反刍多次消化,吃进去的青草是怎样变成牛奶的,让反刍动物吃同样多的草变成更多的奶,增加更多的营养,使反刍动物长得棒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