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的历程 1,搜集资料,了解地球生物的由来. 科学家认为,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生命出现在(35亿年前) 2,研究化石的意义,化石的定义. 科学上光有观点不够,需要(证据)证明观点,进化的证据是(化石).它是(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经长期演变形成的)。 3,比较四个时期化石,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 5亿多年前地球上还只有(海洋生物),4.08亿年前出现了最早的(陆生动植物),3.6亿年前陆生动物中还只有(两栖动物),1.44亿年前出现了(哺乳动物).通过比较得知,地球生物变化的规律是: (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4,阅读”关于生物进化的辩论,了解到: [1]化石的形成是偶然的,人们通过化石获取的信息是跳跃的. [2]人们探索生物进化历程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学说.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3]科学上光有观点不够,需要证据证明观点(见知识2) [4]辩论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二,物竞天择 1,以马为例,讨论自然环境在生物进化中起怎样的作用. .生活环境的变化:原始森林→森林减少→现代森林 马的体态变化:体形小,多脚趾→侧趾退化→体形大,单趾 生物存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2,模拟实验”自然的选择”,记录数据,得出结论 结果是:不同颜色的细线散落在绿色桌布上,1分钟内被拣拾最少的细线颜色是(绿色).结论是:在绿色的草地上,绿色昆虫更适应环境. 3,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分析9页资料,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动物适应环境,如:不同环境里蛙的(保护色),竹节虫,枯叶蝶等的(拟态). 4, 以骆驼刺为例,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植物的结构特点适应环境,如:骆驼刺生活在(沙漠)地区,它的叶成针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它的根系深而发达,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 三,人类的起源 1,比较分析猴子,猩猩与人的资料,它们哪些地方与人相像?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 从它们的体态,手的结构,使用简单工具等方面分析,它们与人(相似).这些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收集更多的资料得知,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 2,分析化石的记录,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 南方古猿 | 蓝田猿人 | 北京猿人 | 300万年前 | 115-65万年前 | 70-23万年前 | | 直立行走 | 制造石器 | 制造石器骨器,人工取火 脑容量越来越大 |
四,动物的驯化 1,阅读资料,了解动物驯化的历史. 人类饲养和繁殖培育野生动物,选择使其野性逐渐改变并顺从驱使。 2,对照分析野生动物与驯化动物,判断人类的哪些需求决定动物的进化过程. 如: 家猪攻击性小,提供肉食.马和牛温顺力大,可以代步拉车.狗乐于亲近,能护主. 驯养动物就是一个人工选择的过程. 3, 调查当地驯养动物的情况,了解现代驯养动物的目的. 现代化的动物驯养,可以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 驯养要科学,防止人畜共患的疾病传播. |